美联储内部的风向,彻底变了。
那个负责出来透风的,不是别人,正是主席鲍威尔的铁杆盟友,纽约联储主席约翰·威廉姆斯。
他最近的一番讲话,几乎是把话筒怼到市场耳边明示:降息这扇门不但开了,我们人,已经站在门口了。
这番表态,完美接上了鲍威尔前不久的鸽派信号。威廉姆斯直说,随着时间推移,降息会“变得合适”。
这话可不是客套,这是在给最早九月就可能发生的政策大转弯,铺上最后一块红地毯。
通胀这只拦路虎,搬开了
之前大家最怕什么?就怕白宫四处加关税,一把火把通胀给重新点着了。通胀要是一抬头,美联储想降息,手脚都得被捆死。但现在,威廉姆斯亲手拆掉了这个雷。他话说得很明白,压根没证据表明,加征的关税影响了整体通胀。用他的原话说,没看到关税对通胀有“放大或第二轮效应”。这结论,等于给盼着降息的人,喂了一颗定心丸。有了这个底气,美联储总算可以挪开眼,专心去看经济的另一面了:那个正在悄悄变冷的就业市场。
现在轮到保饭碗了
跟鲍威尔一样,威廉姆斯字里行间,全是藏不住的对就业的担心。他承认,持续的高利率,已经给火热的劳动力市场泼了冷水。数据也不会说谎,五月以来,美国就业增长确实慢下来了。现在,美联储官员们得扪心自问了:再这么硬扛着高利率,会不会对就业市场造成“不必要的损害”?这话说得已经很重了。威廉姆斯警告,长期保持“过度紧缩”的政策,搞不好会亲手毁掉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。他的预测更让人心里一沉。他觉得美国经济未来几个月还会继续放缓,失业率明年可能要爬到4.5%左右。这种恐惧,鲍威尔之前也表达过,就怕失业率突然来个“旱地拔葱”式的飙升。毕竟历史的教训在那儿摆着,就业市场一旦开始掉头,那往往就是兵败如山倒。
白宫的电话,我们不接
就在威廉姆斯大放鸽声的时候,他也毫不含糊地亮出了美联储的另一面:强硬和独立。要知道,美联储的日子最近并不好过。尤其是跟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关系,一直紧绷着。特朗普几个月来一直在催着降息,甚至公开嘲讽鲍威尔“动作太慢”。更劲爆的是,他还想直接炒掉美联储理事莉萨·库克。面对这种几乎是指着鼻子骂的政治干预,威廉姆斯的回应斩钉截铁。他强调,“央行独立性真的非常重要”,美联储的制度,就是为了把决策跟短期的政治压力隔离开。他还特意站出来力挺同事,公开称赞库克,说她工作“充满诚信,致力于美联储的使命”。这番话,既是说给白宫听,也是在告诉所有人,美联储的地盘,不容撒野。
九月开席,然后呢
所以,下一步到底怎么走?市场早就给出了答案。交易员们已经用真金白银下了注,赌的就是9月会议上,那一次板上钉钉的降息。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也觉得,9月降息是“完全可能的”,他甚至认为鲍威尔的讲话,就是为了给降息25个基点“打个预防针”。但,降一次之后呢?前面的路,一下就变得模糊起来。美联储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比如被看作下任主席热门人选的理事沃勒,就主张来一轮“系列降息”,三到六个月内多降几次。但包括威廉姆斯在内的大多数人,还是更倾向于小心行事。他们的态度是,走一步看一步,未来的决策,全看数据怎么说。
结语
威廉姆斯的这番操作,就像一出精心设计的双簧。一边,他跟鲍威尔一唱一和,给市场画了一张降息的大饼,把预期拿捏得死死的;另一边,他又在巨大的政治压力面前划下红线,捍卫机构的尊严。这背后,恰恰是美联储眼下最真实的困境:既要像走钢丝一样,为美国经济的软着陆保驾护航,又要在华盛顿这场艰苦的政治角力中,守住自己的最后阵地。九月的第一次降息,或许已是箭在弦上。但那之后的路,注定不会平坦。
配资杠杆分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